环保资讯

第一时间掌握政策讯息,了解行业发展动态

可吸入颗粒物的来源|环保百科

作者:九州鹏跃   时间:2022-11-04   人气:495次

     可吸入颗粒物是长期悬浮在环境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物,对大气的能见度有很大影响。可吸入的颗粒物通常由沥青、行驶在没有铺水泥的路面上的汽车、材料的破碎粉碎处理过程和风飞扬的灰尘产生。吸入灰尘的同时还可以在大气中为化学反应提供反应床,是气溶胶传播化学的研究重点,也是空气质量监测的重要指标。

     可吸入颗粒物的来源:
     一般来说,这些微小的微粒由三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为自然尘和无机物尘,主要为裸地和建筑工地扬尘。
     第二部分是含有机碳和元素碳的微小碳粒子,主要来源于锅炉燃煤、柴油车、汽油车尾气排放的烟气、建筑涂料以及烹饪食品和烧烤。
     第三部分微粒是空气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经化学反应生成的硫酸盐、硝酸盐、铵盐粒子。这些有害气体也来自汽车尾气和燃煤等。
     城市之间、区域之间以及气象条件等因素的相互影响使得大气颗粒物来源结构非常复杂,目前重庆地区可吸入颗粒物的各种组分所占比例还在研究中。
     三.可吸入颗粒物的化学组成:
     直径10微米的粒子。主要由碳和碳有机化合物微粒组成,是长期悬浮在大气中的悬浮微粒,有时吸入微粒,有时吸入灰尘,有时漂浮在大气中。
     一些颗粒物由于粒径小而直接吸入气道内造成危害,尤其是2.5微米的微粒中,Pb、Mn、Cd、Sb、Sr、As、Ni、硫酸盐、多环芳烃等含量较高,在空气中
     ≤1微米的颗粒主要由所有挥发元素聚集而成,认为主要为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盐类K2SO4、Na2SO4、CaSO4。日本学者采用低变质沥青炭和褐煤进行研究,发现亚微米级颗粒主要来自与有机质结合的钙离子,在燃烧过程中未能充分聚集。我国学者王伯春(1997)等的研究表明,细粒飞灰的形成数量随着煤中Fe、k、Na等元素蒸发量的增加而增加。
     可吸入颗粒物分析仪用于公共场所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快速测定,工矿企业生产车间等劳动卫生面粉尘浓度检测,以及环境保护领域可吸入颗粒物浓度监测,并用于空气净化器净化效率评价。

上一篇:网格化空气质量监测系统?为科学治霾、精准治污提供决策支撑

下一篇:空气质量监测系统实时监控、远程告警

关闭